《法国革命论》:埃德蒙·伯克的保守主义
背景
- 埃德蒙·伯克 (1729-1797): 活跃于18世纪后半期,与乔治·华盛顿同时代。他的中年时期恰逢英国工业革命的开端。
- 《法国革命论》的成因: 法国大革命(始于1789年,标志性事件包括1789年5月5日召开三级会议,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10月6日国王和王后被绑架)引发了伯克对政治意义的深刻思考。
- 写作过程: 应一位法国年轻人的来信询问,伯克最初的回信逐步扩展为一本约十几万字的书。
- 核心观点: 伯克对法国大革命持彻底反思和批判的态度,并借此阐发了后世所称的保守主义这一重要意识形态的基本原则。他因此被认为是保守主义的奠基人或“保守主义之父”。
- 历史背景: 该书于1790年发表,当时法国革命仍在发展,共和国成立、国王被处死等更激进的事件尚未发生。伯克仅凭当时的观察,对革命的走向做出了重要的思考和预见。
- 影响: 《法国革命论》不仅开创了保守主义思想潮流,其对法国革命的批判也具有相当的预见性。
- 形式: 该书以书信体写成,内容庞杂,难以概括。
- 伯克的身份: 出生于爱尔兰,但主要在英国生活和成名,曾任国会议员,是辉格党的重要人物。他的政治生涯虽然并非特别耀眼,但其辩才出众。
- 《法国革命论》的重要性: 若没有此书,伯克很可能在后世被遗忘。该书出版后迅速成为畅销书,并最终成为保守主义的经典著作。
- 思潮背景: 当时英国有不少人支持法国革命。伯克尽管被誉为保守主义之父,但他本身是辉格党(自由党)中较为保守的一员。英国国内也存在变革思潮,一些政治团体和法律界人士呼吁改革,甚至质疑国王的合法性。
- 伯克的参照: 伯克以英国的政治制度(光荣革命后建立的法治社会,议会拥有主权,社会变革相对缓慢)作为参照,来反思法国大革命。
伯克反对什么
- 对法国革命的总体评价: 伯克认为法国革命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所曾发生过的最为惊人的事件,最可惊异的事件”,其发生手段荒谬,方式荒唐,一切似乎都脱离了自然,充满了罪行和愚蠢。
- 对法国“新的自由”的质疑: 伯克认为,如果自由没有与政府力量、公共秩序、有效的税收制度、道德和宗教、财产稳定、和平秩序、政治和社会风尚相结合,那么这种自由是令人担忧且难以维系的。
- 反对英国激进团体的主张: 伯克不同意英国一些团体提出的“英国人民已经获得了三项基本权利”(罢免不称职的统治者、为自己建立政府等),认为英国的体制是基于传统、历史、习俗和法律,而非抽象的自然权利。
- 厌恶革命和激进变革: 伯克明确表示“我对革命感到厌恶”,并担忧法国革命对古老制度的彻底抛弃会在英国重演。
- 法国革命带来的负面后果: 伯克认为法国革命导致了贫困、放纵、亵渎神明、腐败、暴政,是全人类无法弥补的灾难,带来了愤怒、暴行和侮辱。
- 法律、法庭、工业、商业的崩溃: 革命颠覆了法律和法庭,导致工业停滞不前,商业凋敝,人民贫困,教堂遭到洗劫,国家动荡。
- 对公共声誉破坏的批判: 伯克认为法国革命为了追求所谓的公共利益而牺牲一切人间和神明的事物,导致国家破产,并发行信誉扫地的纸债券来支撑帝国。
- 财产权的颠覆: 伯克认为法国革命彻底颠覆了财产权原则。
- 对普通人的灾难: 革命导致国王被囚禁,同胞被杀害,无数家庭陷入困境,充斥着叛国、抢劫、强奸、暗杀、屠戮和焚烧等暴行。
- 领袖和群众的恶性互动: 伯克认为在法国革命中,领袖为了获得权力不得不迁就群众的愚昧,而群众则屈从于领袖的阴谋,导致革命走向毁灭。
- 反对社会工程和简单的政治方案: 伯克认为建设、复兴或改革国家是一门复杂的社会科学,不能简单地通过短期实验或少数原则来实现。他担忧看似美好的计划往往以悲剧收场,因为国家中存在许多看不见的、潜伏的因素在起作用。
- 对人性和社会复杂性的强调: 伯克认为人性是复杂的,社会目标也是复杂的,因此不存在简单的政治方案能够能适用于所有情况。他怀疑那些炫耀设计简洁性的方案,认为设计者要么无知,要么不懂责任。
- 反对革命浪漫主义: 伯克批判革命中培养冷酷情感、漠视生命的做法,以及将阴谋、屠杀视为获得革命的微不足道的代价的观点。他认为如果革命需要宏伟的场面和舞台效果来激发想象力,可能使国家成为一场烈火。
- 反对群众统治: 伯克认为群众统治容易变成多数人的专制,导致普遍的腐败和道德沦丧,对少数人的压迫甚至比王权更残酷。
伯克重视什么
- 英国的自由遗产: 伯克强调英国的自由是祖辈传承下来的遗产,体现在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中,并应传承给后代。
- 英国的政治系统: 伯克为英国的政治系统感到自豪,认为贵族,议会下院与英国人民,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政治系统。
- 自尊自重: 在个人层面,伯克强调尊敬你们的前人,你们也就学会了尊敬你们自己。
- 欧洲古习惯法的原则和典范: 伯克珍视并希望改善欧洲古老的法律传统,使其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认为这将使自由事业在每一个民族心中变得尊贵。
- 自由与法治: 伯克重视受法律约束的自由,并反对专制主义。
- 良善社会的要素: 伯克列举了他认为一个美好社会应具备的要素:非压迫性的生产性税收、繁荣的商业、训练有素的军队、受人尊敬的教师、稳健而富有活力的贵族、自由的平民阶层、受保护且勤劳顺服的人民。
- 骑士精神和等级秩序: 伯克遗憾骑士的时代过去,珍视过去对上级和女性的慷慨效忠、骄傲的驯服、庄严的服从和忠诚的依附关系,认为即使在顺从中也存在崇高的自由精神。
- 风尚和文明: 伯克认为每个国家都应有一套风尚体系,使其人民乐于接受,并使国家变得可爱。他强调欧洲的风尚、文明及与之相关的美好事物都依赖于绅士精神和宗教精神的结合。
- 宗教传统: 伯克非常重视宗教在社会中的作用,认为它是善和一切慰藉和道德的源泉。
- 对变革的抗拒和对传统的敬畏: 伯克赞扬英国对变革的谨慎态度和对国民性格的沉稳,认为这使他们保留了祖先的特征。
- 对成见的珍视: 伯克认为英国人珍视他们固有的成见,甚至因为它们是长期形成的、被广泛接受的观念而更加珍视其价值。
- 民族的共同理性和智慧: 伯克认为个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应该依靠民族和过去时代的集体智慧和经验。
- 财产权: 伯克认为财产权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并批判法国革命对财产权的侵犯和剥夺。
伯克的保守主义
- 非顽固主义: 伯克的保守主义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为了更好地保全,必须适时进行变革。
- 保存与改革的统一: 真正的保守主义既要保存有用的旧事物,又要进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 渐进和审慎的改革: 改革应该缓慢进行,需要运用智慧、坚定的注意力、权衡比较和综合分析的能力以及灵活的理解力。他批评法国革命试图在短时间内完成长期的变革。
- 周密和审慎的重要性: 在改造社会这个有生命的有机体时,周密和审慎比改造无生命的物体更为重要,因为突然的改变可能给社会带来难以挽回的灾难。
社会有机体的观点
- 反对将社会视为临时所有者的私有财产: 伯克认为国家和法律的首要原则是防止临时的统治者不考虑先人遗产和后代福祉,肆意破坏社会结构。
- 世代之间的联系: 一个世代不应切断与前代和后代的联系。
- 社会契约的深刻理解: 伯克认为社会和国家不仅是当下活着的人之间的契约,更是涵盖过去、现在和未来所有世代的契约,是科学、艺术、道德和完善的合作关系,是永恒社会伟大初始契约的一部分。
英法比较
伯克在书中多处将英国和法国进行比较,总的来说是赞扬英国的制度、传统、风尚、自由和法治,并对法国的现状深感忧虑。
对伯克思想的质疑
- 英国自由传统的背景: 伯克的保守主义是在英国拥有深厚自由传统的背景下产生的,其核心是对自由的保守。将这种保守主义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