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好的研究?

引言

研究的核心是创造新的知识。 伟大的研究不在于具体的发现,而在于为理解世界提供新的认知框架。

对“研究”的常见误解

  • 误解一:文献综述 = 研究
    • 文献综述是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但不是研究的终点。
    • 研究需要在此基础上贡献新的理论或知识。
  • 误解二:基层调研/经验总结 = 研究
    • 调研和经验总结是研究的准备阶段,提供素材。
    • 但与“创造新理论、新知识”的目标有距离。
  • 误解三:提出主张 = 研究
    • 提出主张可能带研究色彩,但主张本身不完全等同于研究。

研究的真谛:创造新知识

  • 学者的首要任务是创造知识,其次是传播知识。
  • 知识的创造使人们摆脱迷信和蒙昧,以理论化的视角理解世界。
  • 人类社会的进步是知识不断积累和修正的过程。
  • 理论的重要性: 理论化解释自然和社会现象,帮助理解世界,修正旧知识,推动知识进步

什么是理论?

  • 定义: 对自然或社会现象的解释,通常包含特定的因果关系或因果机制。
  • 因果关系/机制: 解释“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了什么样的结果”。
    • 例子:风、下雨、经济增长等现象背后的原因和机制。
  • 理论的三方面要求:
    1. 严密的推理/逻辑
    2. 经验证据的支持
    3. 可验证且可证伪的程序和方法
  • 案例:宇宙起源的大爆炸学说
    • 为主流理论,提供宇宙起源的解释,并有证据支持。
    • 非绝对真理,但在更好解释出现前被接受。
  • 案例:工业革命后的经济增长
    • 多种理论解释:专业化分工、资源、制度主义、人力资本、文化等。
    • 每种理论都有其洞见和价值。

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范式 (洋八股)

  • 社会科学研究的规范范式: 一种在西方兴起的规范模式,也适用于其他地区的研究。
  • 研究的基本结构 (五个部分):
    1. 研究问题 (Research Question): 明确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2. 文献综述 (Literature Review):
      • 全面性原则:综述相关文献。
      • 相关性原则:只综述相关文献。
      • 评述性原则:不仅综述,还要评述文献的优缺点。
      • 目的:了解前人研究,避免“瞎扯”,为研究奠定基础。
    3. 主要观点/理论 (Main Argument/Theory):
      • 提出新的、原创性的观点或理论。
      • 与已有研究“切割”,明确新贡献。
    4. 经验证据 (Empirical Evidence):
      • 用证据证明观点,避免空想。
      • 证据类型:
        • 定性研究:案例、历史事件分析 (案例分析、比较历史分析)。
        • 定量研究:数据分析 (经济学、历史学等领域常用)。
      • 新兴方法:计算机模拟实验等。
    5. 结论 (Conclusion):
      • 回应研究问题,总结研究发现。
      • 结论可能验证或修正假说。
  • 硕士/本科论文: 也应遵循此规范和套路。
  • 实际研究的变通性: 实际研究形式可能灵活,但应包含这五个主要方面。

如何进行社会科学研究

  • 两个主要建议:
    1. 打好基础
    2. 遵循步骤和方法

打好基础 (以政治学为例)

  • 四个方面:
    1. 熟悉经典:
      • 传统经典:西方政治学传统经典 (柏拉图-密尔等)。
      • 当代经典:二战后学术界积累的经典著作 (亨廷顿、斯考切波等)。
    2. 把握前沿:
      • 了解国内外近十年最新研究进展,难度较高。
    3. 学好语言:
      • 英语为基础,掌握第二外语 (日语、法语等) 更具优势。
      • 研究中国古代政治需掌握古文献。
    4. 掌握方法:
      •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包括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
      • 需下“笨功夫”,积累和学习。

研究的步骤和方法 (五步骤 + 四要素)

  • 五步骤:
    1. 确定感兴趣的领域
    2. 在领域内找到感兴趣的问题
    3. 研究设计
    4. 研究执行与发现
    5. 写作成文 (符合社会科学基础范式)
  • 四要素 (1+3 公式):
    • 以问题为中心 (1)
    • 把握三个要素 (3):
      1. 掌握理论
      2. 掌握方法
      3. 掌握事实

什么样的研究是好的研究? (1x2 公式)

  • 核心问题: 为何极少研究能引起广泛关注和重大贡献?
  • 公式:1 x 2
    • 1:议题重要性 (Important Topic)
      • 重大议题的研究才可能产生重大影响。
      • 例子:达尔文 - 生物进化,爱因斯坦 - 质能关系。
    • 2:两个方向 (Two Directions)
      1. 提出新的问题 (New Question)
        • 最重要的是提出原创性的、重要的新问题。
        • 例子:科斯 - “既然市场有效,为何需要企业?” - 开创交易成本学说。
      2. 给出新的解释 (New Explanation)
        • 对已有问题提出新的、更优的解释。
        • 更常见的研究类型。
  • 伟大研究的特点:范式转换,而非修修补补。
    • 提供理解世界的新认知框架和视角。
    • 例子:科斯提出“交易成本”概念,改变经济学分析范式。
  • 鼓励: 关注重要问题,力争做出重要发现和贡献,推动人类知识进步。
  • 重要议题示例 (唐诗明教授观点):
    • 发展、繁荣与衰败
    • 和平、冲突与战争
  • 包刚师个人观点:
    • 19-20世纪:政治现代化问题 (政体演变、竞争等)。
  • 重要性判断的多元性: 对“重要问题”的判断标准可能因人而异。
    • 例子:蜻蜓躲避雨滴的姿态研究 - 看似微小,或对飞行器开发有启发。

总结

  • 好的研究核心: 创造新知识,提供新认知框架。
  • 努力方向: 关注重要议题,力争提出新问题或新解释,做出有影响力的研究。
  • 研究的价值: 为人类知识和理论做出贡献。